婴儿性早熟(孩子出现这些情况 可能是性早熟)
本报讯(记者 陈莼)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国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升高,已成为仅次于肥胖的第二大儿童内分泌疾病。据报道,目前我国性早熟的发病率可能已达1%,也就是说100个孩子中有1个性早熟。那么,什么是“性早熟”?要如何预防?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公卫处专家,请专家为家长释疑解惑。
几岁发育算性早熟?
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,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。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(真性性早熟)和外周性性早熟(假性性早熟)。
市疾控中心公卫处余善锋介绍,中枢性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和卵巢或睾丸的发育,下丘脑分泌的GnRH(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)升高,其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发育顺序基本一致,只是年龄明显提前。病因比较复杂,有一部分原因尚不明确,还有一部分可能和颅内占位、感染、外伤、放化疗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。而外周性性早熟有第二性征发育和性激素水平升高,但没有卵巢或者睾丸的发育,下丘脑分泌的GnRH不升高。病因可能和性腺肿瘤、肾上腺疾病、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、食物、化妆品有关。
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性早熟?
如何发现孩子是否出现性早熟?余善锋表示,男孩9岁前若出现睾丸、阴茎和阴囊发育,长出阴毛、腋毛、胡须,身高增长速度突增,或者11岁前出现变声和遗精,家长就要多注意了。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,长出腋毛、阴毛,身高增长速度突增,或者10岁前来月经,家长也需要多加关注。
调查显示,女孩性早熟发病率约为男孩的5倍-10倍。对于家长来说,女孩性早熟比较容易发现,而男孩性早熟可能很难被家长注意到,因此家长应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发育征象以及心理、性格上的改变。
性早熟有哪些危害?
谈到性早熟的主要危害,市疾控中心公卫处周曼琪表示,性早熟会影响成年身高。性早熟的儿童由于过早的性发育,在性激素的作用下,虽暂时生长加速,身高较同龄儿童高,但是同时促进了骨骺提前闭合,生长期缩短,骨骺线一旦闭合,长高的空间也就基本消失了。所以性早熟儿童最终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。同时,性早熟还会增加成年疾病的风险!对于性早熟的女童来说,体内性激素水平较高,会增加成年期乳房肿瘤、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,并且由于卵巢过早发育排卵,还可能会出现卵巢早衰。此外性早熟也可能会增加肥胖、高血压、2型糖尿病、肿瘤等疾病的风险。
需要注意的是,此类儿童多数生理上已经成熟,但心理上还处于实际年龄水平,这种情况下儿童可能被同龄人排挤,从而产生自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如何预防性早熟?
对儿童
1. 合理饮食、控制体重。少吃高热量的食品,少喝含糖饮料,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(过多摄入肉类)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2. 加强体育锻炼。每日有氧运动40分钟,如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跳绳等。
3.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。包括早睡、足够的睡眠时长、睡前不进食太多食物、不开灯睡觉等。
4. 不滥用营养滋补品和保健品,如人参、田七、蜂王浆、牛初乳、燕窝等。
5. 减少使用塑料产品(特别是三无PVC制品),因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塑化剂、双酚A等成分,这些也可能和性早熟有关。
6. 减少看手机、平板以及电视的时间,不看“儿童不宜”的影视作品、书籍等。
对家长
1. 妥善存放避孕药物、成人美容产品(包括护肤品)等,以免孩子误服或接触。
2. 对儿童进行必要的性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。
3. 树立健康观念,了解健康知识,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。一旦发现异常,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,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、诊断及治疗。
来源: 厦门日报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